首页 > 行业资讯 > 编织袋行业 > 编织袋要闻 >

齐鲁石化:全力生产塑料高效新品

width="90%">

  “虽然在茂金属产品的开发、生产上遭遇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,但我们厂全神贯注,全力优化5套装置的生产运行,对茂金属聚乙烯这一新产品,广大员工像父母呵护刚刚坠地的新生儿那样,认真夜以继日地做好各项生产管理,10月份正在冲刺首月超一万吨目标,以满足全国市场需求。”近日,从现场巡视一圈回来的刁春森如是说。
  刁春森是齐鲁石化塑料厂厂长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。据他透露,今年以来,他们进一步抓好优化产品结构创效,多产市场热销、价格高的新产品和专用料,新产品尤其是茂金属新品连续7、8、9三个月一再刷新月产量历史最高纪录,不仅实现了从单线生产到双线开花的新突破,其中9月份产出9829吨,为历史月度最高产量。
  茂金属产品,标志着齐鲁石化对塑料材料的研发实现了重大突破
  在塑料厂生产科科长何加强的办公桌上,一张树脂产品的产量计划表摆放着显眼的位置,其中用红笔圈出的茂金属新产品排产计划特别显眼。 
  “从产品价格看,茂金属产品高出普通产品1000多元,从产品边际贡献看,茂金属产品是高密度装置最赚钱的产品,为此,我们已经连续4个月满负荷排产茂金属产品。10月份,茂金属生产计划将首次超过一万吨。这已经是该装置生产的上限了。”何加强指着红色数字说。
  据悉,在国内,茂金属产品市场前景广阔,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经营,有很强的技术壁垒。只有自主研发,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与国外企业相抗衡。在公司领导和公司科学技术处、研究院等有关部门与单位大力支持下,全国劳模、塑料厂副总工程师王者民带领研发团队砥砺前行,茂金属产品从无到有,从品种单一到牌号齐全,逐渐积淀下坚实的基础。
  2012年8月,由公司研究院与塑料厂联合自主开发的新型塑料材料——耐热聚乙烯,通过了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8760个小时的等级认证,经严格检验鉴定,被判定为Ⅱ型耐热聚乙烯材料,其各项常规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。
  研究院副院长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谢侃、公司科技部工程师王东等有关专家称,这一最新产品的问世,不仅打破了国外专利技术的封锁,而且产品实现了工业化,填补了国内空白,标志着齐鲁石化对塑料材料的研发实现了重大突破。
  管材料,从单线试产到双线排产
  “茂金属管材料由于其耐冷热性能优异,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的地暖管,下半年,管材料销售预计将进入旺季。”经过市场调研,塑料厂技术人员将市场信息与华北销售公司及时沟通,提前确定了生产方向。
  与此同时,装置适应性改造同步启动。针对管材料硬度大难生产的技术难题,技术人员对工艺流程和设备状况全面梳理,设备人员对造粒机优化改造。经改造,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两条生产线,同时具备了茂金属管材料生产的条件。并在7、8、9三个月实现了茂金属管材料生产量逐月递增。
  “茂金属管材料现在已经是我们厂的‘拳头’产品,也是当前市场销售的‘香饽饽’,目前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40%,我们现在的排产计划全部来自客户的订单,客户看中的也是我们过硬的质量。”负责技术服务的塑料厂技术科副科长王栓自豪地说。
  高负荷,从举步维艰到长周期常态化
  生产茂金属产品需要一种活性特别高的催化剂。普通催化剂从加入到反应体现,大概在30分钟左右,而茂金属催化剂从加入到反应体现,最快只需要5分钟。如此敏感的反应速度,处理不及时,温度容易急剧升高产生飞速升温,业内称之为“飞温”,将造成不良后果。
  “装置刚生产茂金属新产品的时候,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,操作起来心里怕怕的,就怕飞温。车间领导和技术员轮班陪着我们,连续10多天不回家,一点点的试,一次次的摸索,才逐步掌握了生产要领。”高密度车间室内主操卓慧芳说起新产品开发初期的艰辛。
  “如今,茂金属产品早已经成为我们装置的‘家常菜’,现在装置不单实现了新产品满负荷生产,而且稳步迈进了长周期,满负荷和长周期都是我们增产增效的保障,你看这是我们装置运行的又一个长周期400天。” 
  记者顺着高密度车间副主任王洪科的手指望去:2016年10月17日,聚合A线运行413天。高密度装置的运行周期指示牌闪着红色的光。(王敬华 李增杰)



企业动态

Corporate news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塑料行业动态
  • 编织袋技术
  • 编织袋要闻

在线客服
热线电话
微信公众账号